close







木柵動物園的詳細介紹




立即點擊


請詳細介紹木柵動物園的歷史ˋ故事....以及各個園區的簡介我已經有他的關方網站了不需要裡面的資料~謝謝~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A8%E6%9F%B5%E5%8B%95%E7%89%A9%E5%9C%92 臺北市立動物園是台灣台北市的一座公立動物園,隸屬於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創立於1915年(日本時代,大正4年),當時設置於尚屬郊區的圓山地區,另稱圓山動物園,與兒童樂園(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相鄰。1986年,由於圓山原址無法擴建,故於遷至文山區木柵地區,改稱木柵動物園。 搬遷至木柵後的台北市立動物園,園區總面積182公頃。園內包含8個戶外展示區、6個室內展示館、5個環境教育教學場所,現有動物數量457種、約3,154隻(不含昆蟲)。整個園區被自然次生林地所圍繞,是一處結合自然景觀形成具生態特色之休閒場所。全園最大的特色是展示環境的佈置上採用「地理生態展示法」,依照動物原先的生存環境加以佈置在新的環境內,使動物脫離鐵籠的束縛,有自由的活動空間,並創造出與動物原生地最接近的生活環境,使動物不必去改變其生活習性,也讓遊客更能了解動物。其內還有兒童遊樂場和野餐區,是一座具有教育、研究、保護及娛樂功能的動物園。 沿革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a/TPzooDoor.jpg/250px-TPzooDoor.jpg 台北市立動物園舊大門(現在已經拆除,並改建成新大門) 日治時期(1914年-1944年) 1914年,日本人大江氏在圓山開設一處供民眾觀賞花木與動物的園地。 (據作家陳柔縉考証[1],目前台北動物園的記載有誤,台北動物園最初的創辦人是日本人-片山竹五郎,他是一位馬戲團團長。1913底到1914年初,片山竹五郎率領70多人的「大竹娘曲馬團」來台,巡迴台北、台中、台南演出,馬戲團的節目有馬術特技、大象表演,另外還帶了三種當時台灣少見的稀奇動物,大蛇、大鱷魚和大棕熊。片山竹五郎對飼育動物極有興趣,加上台灣氣候溫暖適合,於是在1914年4月5日他的動物園就在圓山開園,當時園內的動物有義大利的孔雀、錫蘭的火喰鳥與印度蛇、澳洲的袋鼠及駝鳥等十幾種動物。到了1915年,日本官廳才接手由片山竹五郎草創的圓山動物園。而目前台北動物園記載的創辦人「大江氏」,應是指大江常四郎,他是當時動物園的養育主任,他於1920年出差到新加坡要購買老虎,不幸病逝於當地。) 1915年,臺北廳政府將之收買,改為官營動物園,當時以哺乳類、鳥類及爬蟲類為主,台灣本土動物比例甚高。根據報載,開幕之初展出動物有70種148隻,週日的參觀人數可達800人,以當時臺北市僅17萬人口,算是非常熱鬧。 1944年,有說台北開始遭空襲,因恐其在欄舍毀損後猛獸逸出傷人,遂將猛獸處死。據當年市府人員描述,該等動物係以電殛,均拍照存證,但今皆散佚。唯一可見之第一手資料為當年之槍枝執照記錄1945年3月3日以7發子彈擊斃二獅。但此說法極不可信,原因有二:一、臺灣當時仍是日本殖民地,駐軍仍未與美國正面遭遇,故軍力完整,防空炮火仍具實力,不懼轟炸。二、美軍轟炸機主要以軍事及工業地址作目標,如投彈於動物園,則不乎戰略或戰術轟炸之目的。所以殺動物的原因,最主要是食物短缺。 圓山時期(1945年-1986年8月15日) 戰後初期,動物園剛從戰火中走出動物量少,但戰火並未嚴重損及動物欄舍,因此光復後的建物大致沿襲過去的規模。1950年代開始擴建並大量引進新動物,新增獸欄園區,並開始以動物表演、動物展覽會等活動吸引遊客。 1946年底,動物園的紀錄動物共178頭,職員只有4人。 1951年-1979年,開始以動物表演、動物展覽會等吸引遊客。其中動物表演因廣受歡迎,後來就成為每逢假日演出的固定節目,曾演出的動物包括狗、猴、獅、熊、山娘及鸚鵡等。動物表演持續近30年,於1979年謝幕。 1952年,大量購置一批動物,包括象、豹、熊、獅。1953年陸續修建獸醫室、擴建園門。 1961年,開始與日本動物園界有相當多的動物交換及贈、購等接觸。 1967年,改建、興建綜合大樓等10項工程是光復後最大的工程,當時動物園的編制已經有30人。 1982年,成立全國第一個社教機構志工團隊-動物園志工隊。 木柵時期(1986年10月31日-) 1986年9月14日,圓山的動物們在數十萬民眾的夾道歡送下,一路南下走了14.3公里到木柵新園。遊行隊伍除了20輛運送動物車外,還有警車開道,國旗、市旗、園旗車以及醫護、動物親善大使車,總計38輛。沿途在圓山動物園門口、中正紀念堂前廣場、臺大校總區門口及木柵新園廣場並有定點表演活動。 1995年,奉核置園長、副園長、秘書統籌園務,下設四組六室推行相關業務。 2003年,與台東池上牧場合作建立動物衛星族群,是第二保育繁殖中心。同時新增東部地區野生動物保育教育據點。 2010-04-05 20:51:49 補充: 動物展示區及知名動物 目前動物園展示區可分為戶外展示區及室內展示館。 室外展示區 兒童動物園 2004年11月開幕,是由原本的可愛動物區改建而成,系針對中、小學生的的自然教學而設,以埤塘、水田等濕地與郊野生態造景為主。由「田野生態展示區」、「本土農村生態展示區」、「農莊動物展示區」、「寵物主人教室」所組成,點出人類與動物間的密切關係,提供學童、家長與老師一處共同體驗與學習的空間。 2010-04-05 20:52:03 補充: 台灣鄉土動物區 展示臺灣的原生動物與棲息環境,展場模擬動物原生棲地的生態環境。知名動物有梅花鹿、台灣黑熊、台灣獼猴、台灣山羌、野豬、白鼻心、赤腹松鼠、水獺、台灣長鬃山羊、大冠鷲。展示20餘種本土野生動物,以高比例的台灣特有種與亞洲種著稱,其中不乏幾近絕跡的珍貴品種,如台灣雲豹、藍腹鷴、台灣梅花鹿等。 亞洲熱帶雨林區 1998年落成,模擬東南亞熱帶雨林的生態景觀,依展示動線規劃成河口生態、密林生態及林緣生態三大展示區,是國內首座兼具雨林景觀與活體動物的生態展示場。知名動物有鱷魚、人猿、長臂猿、老虎等。 2010-04-05 20:52:26 補充: 亞洲象:林旺1954年入園,2003年2月26日過世,享年86歲。林旺的妻子馬蘭,1952年入園,2002年10月14日過世,享年54歲。 沙漠動物區 以隨風搖曳的棕櫚樹模擬中東地區的熱帶沙漠環境,展示最具沙漠動物代表性的單峰駱駝及雙峰駱駝,另有劍角羚羊、弓角羚羊、阿拉伯直角羚羊。 澳洲動物區 展示澳洲特殊的生態環境和動物,本區栽種許多澳洲特有的桉樹,展示僅分佈在澳洲的大灰袋鼠及體型名列世界第二和第三的走禽 - 鴯鶓、食火雞。袋鼠更是本區最具特色的代表,展示種類多達六種。 2010-04-05 20:52:59 補充: 非洲動物區 模擬非洲草原的生態環境,展示以中大型動物為主,大多數採混群展示,以鄰近水塘的樹蔭與灌叢來模擬東非莽原動物聚集的情境。本區展示動物中有數種列名於華盛頓公約,受國際貿易管制的瀕危珍稀物種,包括非洲象、斑馬、河馬、長頸鹿、犀牛、黑猩猩等。 獅子:非洲獅獅忠,原為英國皇家大馬戲團所豢養,1990年至台灣巡迴演出時遭遺棄,1991年由台北市立動物園所收留,在園期間長達16年,由於曾長期受過馬戲團訓練,性情溫馴聽話,2007年4月22日過世,享年26歲。 2010-04-05 20:53:14 補充: 溫帶動物區 本區主要展示棲息於溫帶草原和森林中的動物,包括蒙古野馬、美洲野牛、大衛神父鹿、棕熊、亞洲黑熊、山獅、林曳、河狸、水獺、浣熊、小貓熊等。其中蒙古野馬、美洲野牛和大衛神父鹿,都是早已在野外銷聲匿跡的大型動物。 鳥園區 位於動物園東南方,佔地約4公頃,包括鳥類形態區、雉類與珍禽區、鶴園、鸚鵡房、生態鳥園及水禽區,展示鳥類約140種。知名動物有紅鶴、鴕鳥等。 水鳥觀察區:為一湖泊,用以吸引許多鳥類遷徙過境或定居。 溼地生態園:有完整的溼地生態體系的展示。 蟲蟲探索谷:為一天然的溪谷,適於觀察自然生態。 2010-04-05 20:53:45 補充: 室內展示館 貓熊館(又稱為新光特展館) 2009年1月26日開幕,是由新光集團贊助興建;館內主要展示從大陸來的兩隻貓熊:團團(公、2004年9月1日生)及圓圓(母、2004年8月30日生),有室內展場與戶外山水造景展場,使台灣成為世界第6個有貓熊的國家與地區之一。除此之外,有廣大空間販售動物園及貓熊相關商品,部分空間亦介紹貓熊整體概況等,提供學童、家長與老師一處共同體驗與學習的空間。 2010-04-05 20:54:04 補充: 在開放初期深受台灣民眾的注意,天天擠爆成為最多人參觀的展館,媒體亦爭相報導,連捷運站及動物園大門口都要顯示當天還有多少剩餘名額,假日名額為19200人次,非假日為14400人次。現在狀況好轉,參觀民眾可以有比較舒適的參觀環境。 兩棲爬蟲動物館 館內設計分為溼地、熱帶雨林、溫帶森林和沙漠四大類,以不同的生態系展示各種兩棲爬蟲活體動物。除了模擬棲息地之外,館內還規劃了「演化」、「形態與構造」、「棲息環境」、「行為」、「生活史」、「多樣性」、「兩爬與人」、「保育」、「小心毒蛇」等主題的圖文教育及標本解說,並重視本土物種的典藏,推出一系列以臺灣為主題的特展。 2010-04-05 20:54:27 補充: 夜行動物館 夜行動物館於1989年開放。利用光線控制營造黑夜的環境,使遊客能夠觀察欣賞到夜行性動物的生活。此館展示區共兩樓。一樓展示大廳可觀察貓頭鷹、絨鼠、巨水鼠、白鼻心、肆貓、蜜熊、浣熊等小型靈長類及小型貓科動物,二樓則以軟骨魚、硬骨魚、兩生類、爬蟲類、鳥類、有袋類、貧齒總目為主,二樓後半區尚有台灣溪流原生種淡水魚及古代魚的展示。夜行館將改建為熱帶雨林館. 2010-04-05 20:54:34 補充: 無尾熊館 1999年8月由澳洲黃金海岸庫倫賓保護區引進兩隻公無尾熊,命名為哈雷和派翠克,母無尾熊麗琪和夏娃於2001年9月來到動物園,2003年10月,麗琪為動物園新添了一隻無尾熊寶寶,命名為Q比(公),2004年10月又引進一對無尾熊,分別是珍珠和Matty(公)。無尾熊哈雷於2004年診斷出患有鼻癌(侵犯上顎骨、鼻中膈及鼻腔的軟骨及骨混合瘤),經獸醫建議於同年11月1日上午安樂死。 2010-04-05 20:54:54 補充: 企鵝館 位於溫帶動物區,展示國王企鵝和黑腳企鵝,有量身訂製的房間和水池,以及完整的企鵝生態圖文解說。2001年九月,由園方培育出第一隻小企鵝,由民眾投票命名為黑麻糬。 昆蟲館 昆蟲館於2005年4月24日開幕。此館共有兩層樓,一樓包括網室生態區、食草栽培溫室、昆蟲未來館、昆蟲特展室,二樓則有序幕展示室、多媒體教室、台灣區昆蟲、台灣區溫室、夜行昆蟲區。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405000016KK08681

DFA757391F741038
arrow
arrow

    北海道大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