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裡的三七,指的是甚麼?




立即點擊


中藥裡的三七,指的是甚麼?





三七又名田七 Panax notoginseng(Bunk) F.H.Chen 原五加科人蔘屬植物(46,47,48,49,50,51)。三七起源於二億五千萬年前的第三紀,是中國特有種,原產於雲南和廣西交界地質的南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中,為林下陰生草本植物。其中以雲南省文山州所產的品質最優,現以科學高效能液象層吸儀(HPLC)鑑定,其採收品質最好的月份為每年秋季九月到十月。本品以夏、秋採者,充實飽滿,品質較佳,稱為"春七";冬採者,形瘦皺縮,質量較差,稱為"冬七"(10,49,52)。三七為貴重藥品,各地混稱三七者品種繁多,同名異物品種如下:在台灣常被拿來烹煮炒菜用的川七誤用為三七,實為落葵科的落葵,俗稱川七 Basella rubra;菊葉三七(菊科,Gynura segetum (Lour.) Merr.);景天三七(景天科,Sedum aizoon L.);落地生根(景天科,Kalanchoe pinnat(Lan));以及雞爪三七,又名伽蘭菜(景天科,Kalanchoe laciniata);竹節蔘,又名竹節三七(五加科,Panax japonicum C. A. Mey.)(48,49)。然以五加科三七為藥材中之正品,療效最佳。三七應用的歷史從趙家真編撰的【仙傳外科祕方集】,算起已有600年,是一種品質十分穩定的藥食同源的植物。根據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三七【甘微苦,溫,無毒。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傷,跌撲杖瘡,血出不止者,嚼爛塗,或為末摻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經水不止,產後惡血不下,血運,血痛,赤目,癰腫,虎咬,蛇傷諸病】(51)。 雖然三七和東北吉林蔘、韓國高麗蔘、美國西洋蔘同屬,但是在中國歷代中醫藥古籍和現代科學文獻的考據,其功用因有效成份濃度的不同,和我們經常所提人蔘的功能是大大的不相同,因此現代人常渾淆三七和人蔘的功用( 14,29,32,34,38,41 )。三七中含有多種達瑪烷型四環五帖皂苷的活性成分,和人蔘皂苷相類似。主要為人蔘皂苷 R b1 、 R b2 、 R c 、 R e 、 R g1 、 R g2 、 R h1 和三七皂 苷 R 1 、 R 2 、 R 3 、 R 4 、 R 5 、 R 6 、 R 7 、 O 1 、 P 2 、 Q 3 、 S 4 、 T 5 , 絞股蘭 苷 -RVII ,三七中含止血活性物質田七胺酸 Dencichine ,在生藥中的三七總皂苷僅含0.8695%,雖是毒性成分,但含量極低且經亁熱炮製處理後,此外人蔘皂苷及三七皂苷可以和田七胺酸產生拮抗作用,其毒性大大的降低可降至高麗紅蔘的水平;紅蔘0.261%,生曬蔘0.491%( 2,7,9,11,12,16,19,20,31,37, 46,47,50,54,58,60 )。三七中還含有天門冬胺酸、谷胺酸、精胺酸等十六種胺基酸,根還含抗癌多炔成分即人蔘三炔三醇。根的揮發油中含 α- 和 γ- 依蘭油烯、香附子烯等多種成分。尚含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活性阿拉伯半乳聚醣及三七多醣。又含鐵、銅、錳、鈷、鋅、鎳、釩、鉬、氟等無機元素( 10,19,20,50 )。三七含總皂苷約 12 %,其中主要有效即活性成分為人蔘皂苷 Rb1 、 Rg1 、Rd 、Re 、 Rc、 R1,Rb1 、 Rg1在三七總皂苷比在人蔘總皂苷高出很多,其中的Rg1可達8倍之多,但 Rc 的含量較人蔘低 ;三七總皂苷水解後,主要得人蔘三醇 Rg1 ,再次為人蔘二醇 Rb1 ,檢出微量齊墩果酸 Ro ( oleanolic acid )和未檢出楤木皂苷(Chikusetsusaponin III, IV, IVa ) (93, 94) 。 現今有關它的研究報告以從西元一九五六年開始至今已發表於學術性期刊已有一百多篇。美國哈佛大學、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日本Toyoma醫藥大學、台北醫藥大學、台北萬芳醫院、浙江大學、台北馬偕醫院、北京師範大學、新加坡大學、北京中國傳統醫藥大學、浙江杭州商學院、香港理工科技大學、日本京都大學、上海復旦大學、義大利Bologna大學、英國皇家 Botanic Garden、美國芝加哥伊利諾大學、京都醫藥大學、廣州孫逸仙紀念醫院、加拿大McMaster大學、台中中國醫藥大學、義大利Modena and Reggio nell'Emilia大學、美國康乃狄克州Hartford醫院、湖南醫藥大學、馬里蘭州牙科大學、華府Smithsonian基金會、中國科學院、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美國加州南加大、蘇州醫學院、吉林醫學院、美國堪薩斯城醫學中心。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51018000014KK11209

7CD9F7488BD5806D
arrow
arrow

    北海道大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